长期 | 价值 | 责任     注册/登录

随身理财

官方微信

招商基金APP

旗下-招商财富 | 帮助中心
首页 > 理财课堂 > 投教基地 > 招夕相伴

招夕相伴 | 数据科学说基金之公募REITs的“冰与火之歌”

2022-11-04


讲述投资中最朴实的道理,陪伴您一起穿越基金投资的迷雾。市场起起伏伏,我们招夕相伴

本期作者 | 潘睿莹


作为去年6月才推出首批产品的公募REITs,是除了股票、债券、现金等外的第四大类资产,在利率下行、高息资产稀缺的背景下,公募REITs已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焦点。


在市场初期,公募REITs不仅面临着利好政策不断出台、产品超额认购、二级市场走出独立行情之“火”,同时也存在着审批发行严格、产品数量少、不同产品走势分化之“冰”,公募REITs如何在国内市场上演这“冰与火之歌”


一、公募REITs诞生背景


REITs(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)全称是“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”,区别于普通公募基金的底层资产为股票、债券,REITs的募集资金则集中投向于不动产领域(如基础设施、工业地产、酒店商场等)。作为一种不动产证券化的工具,REITs可以向特定领域供应货币、从而发挥盘活地产、提振经济的作用,因此大部分国家的REITs制度往往诞生于经济危机或低迷时期。


国内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诞生也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,一方面随着基建投资增速不断下降,目前国内基建领域已由“规模扩张”的高速发展,迈向“结构优化”的存量时代;另一方面,地方政府化解隐形债务压力较大,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受限;此外,由于基建领域一般投资周期长、资金需求体量大、退出渠道少,民间资本参与意愿往往不高。因此,这些存量基础设施资产通过发行REITs的方式,可将募集资金投资于新项目、偿还债务,达到提高资产及资金运营效率、缩短投资周期、优化债务结构等目的。


二、 公募REITs收益拆解

根据底层资产类型不同,国内公募REITs可分为产权REITs(仓储物流、产业园区等)特许经营权REITs(高速公路、市政项目如发电、供水等)


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,特许经营权REITs的底层资产为企业与政府签署的特许经营协议,到期后该协议将移交给政府,故底层资产价值将随时间递减至零;产权REITs的底层资产为不动产,存在增值的可能,理论上产品到期时底层资产存在一定的转让价值。因此从底层资产特征来看,特许经营权REITs未来每年现金流相对稳定可测,产品偏债性;而产权REITs因为不动产增值的特征,波动性相对更大,产品也相对偏股性


公募REITs每年有强制分红要求,且为封闭式运作管理(封闭期间可在二级市场买卖交易),因此类似于普通公募基金,其投资收益主要为股息、利息及证券价格涨跌带来的价差收益,整体来看投资公募REITs的收益来源主要分为资产端产品端两部份:


1

资产端

资产端的投资收益分为现金分红资产增值两部分:


① 现金分红


底层资产的差异导致特许经营权REITs与产权REITs的现金分派原理有所区别。对于前者而言,因为底层资产的价值会逐年递减至零,对应REITs产品每年的现金分红包含了一定“本金摊还”的部分;理论上,产权REITs在产品到期后可将不动产转让变现,因此“本金部分”更多地则体现在REITs产品最后一期的现金流中,而其余各年现金流仅为每年产品的分红收益。


故特许经营权REITs的每年现金分派率一般会大于产权REITs。从目前已上市的13支REITs产品来看,特许经营权REITs及产权REITs上市发行时的预测现金分派率(年化)一般分别位于6%-12%和4%-5%等区间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若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价格高位买入REITs产品,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上涨会导致买入成本上升,使得对应各投资者的预测现金流分派率有一定程度降低。


2022年不同项目类型平均预测现金分派率


(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)


② 资产增值


对于特许经营权REITs而言,本金部分会以每年分红的形式体现,故其项目估值会逐年递减;产权REITs的底层资产为不动产,存在一定增值空间,故项目估值水平可能会有所提升。根据首批REITs项目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,特许经营权REITs项目估值较初始发行时平均下降3%左右,而产权REITs项目估值则小幅上升。


2021年末首批REITs较初始发行时的项目估值变化


(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,时间截止20211231)


如前所述,不同项目类型、期限的现金分派率及估值增长率不能直接作比较,同时如果投资人是在二级市场买入REITs,其每年实际的现金分派率还会受到买入时的价位高低所影响。故若要对比不同类型的投资收益,可以关注综合收益情况(考虑买入时的成本、每年现金分红及资产估值变动情况),即以持有到期的视角来测算REITs项目的内含报酬率水平(IRR)。


2

产品端


公募REITs属于权益类产品,其二级市场的价格涨跌在基于底层资产估值变动的基础上,还会受到市场情绪、其他资产价格、流动性、投资者结构、底层资产所处行业及实际资产运营情况等影响。


① 市场情绪&其他资产价格


截至2022年7月1日,目前市场共有13只公募REITs上市(总募集金额约458.12亿元),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大、利率下行、高息资产稀缺的背景下,国内公募REITs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,不仅在首发阶段均实现超额认购,也曾与国内股债市场走出独立行情,如2021年8月-2022年2月中旬,在国内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股、债赚钱效应下降的情况下,首批REITs强劲上涨。而涨至今年2月中旬高位时,多家发行人发布公告提示超涨风险,市场情绪有所缓和,REITs市场进入回调下跌、震荡阶段。


不同指数区间累计涨跌幅情况


(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,时间区间20210621-20220701)


今年4月底之后,国内A股市场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后开始反弹,赚钱效应明显,而相比之下REITs市场处于涨势平稳、震荡状态。


不同指数区间累计涨跌幅情况


(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,时间区间20220426-20220701)


② 流动性&投资者结构


公募REITs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,在首发认购阶段个人投资者平均占比不到10%,且对于参与战略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存在1年的锁定期,所以从REITs产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情况来看,流通盘的大小与其涨跌幅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。同时,由于相比于机构投资者看重产品的长期配置价值,个人投资者容易追涨杀跌,因此在流通盘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REITs产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波动一般也会比较大。


不同项目流通盘、个人投资者占比与涨跌幅情况


(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,时间区间20210621-20211231)


③ 底层资产所处行业&实际资产运营情况


与其他权益类投资产品一样,公募REITs产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情况也与底层资产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、资产实际运营情况等基本面息息相关。目前来看,环保REITs因为“双碳背景”,所属行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;仓储物流因为国内电商的高速发展,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,仓储物流REITs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;而在政策与区域规划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下,高速公路每年的车流量相对稳定,同时因为疫情原因近1-2年车流量有所影响,故高速公路REITs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情况相对平平。此外,根据首批REITs年报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,REITs产品的经营表现也在二级市场有所反映。


不同行业类型涨跌幅情况


(数据来源:WIND数据库,时间区间20220426-20220701)


三、公募REITs的选择与风险

公募REITs如同配置其他权益类品种一样,选择具体产品的出发点仍是将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、资金使用期限底层资产的特性相匹配。整体来看,选择优质的公募REITs产品需要从底层资产的质量出发。


首先,选择好资产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选择行业赛道,底层资产的成长性、分红收益的稳定性和所处的行业紧密相关,比如高速公路REITs整体分红比较稳定、未来现金流可预测性也比较强,比较适合追求稳定性的资金;又如仓储物流、新能源、环保REITs,行业前景、成长性比较好,适配的资金特点则是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比较高。


其次,REITs具有不动产与金融的双重属性,产品投资收益依赖于底层资产的运营管理。从海外经验来看,REITs的核心是资产管理、做大规模,发行人的资产运营能力、是否有充足的可扩募资产储备、以及对整个资产包的组合管理能力对于REITs产品在提高分红收益、提升估值水平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。


目前,国内公募REITs在审批发行层面仍处于“宽进严出”的状态,一方面监管积极鼓励、号召各地筛选符合标准的资产进入储备库,采取“应发尽发、应入尽入”的原则,另一方面又在把控资产的发行节奏与发行质量上十分严格,使得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,绝大部分产品相比于净值都出现溢价,部分产品甚至出现“炒作”的现象。


所以,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,同时也需要在合适的价位买入。追涨不仅会有回撤风险,也会对分红收益有所侵蚀。截至2022年7月1日,首批REITs的平均涨幅约27%左右,而成立至今的最大回撤也接近20%。同时,从中证估值收益率来看,在今年2月份价格最高位时,此时首批REITs平均估值收益率也处于相对低点。


首批REITs中证估值收益率情况


作者简介




风险提示:基金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。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。投资者应认真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基金法律文件,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,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、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,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,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。上述观点、看法和思路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,今后可能发生改变。